当前位置: > 凯时kb88首页入口 >

独轮车、黄包车、三轮黄鱼车车轮滚滚几代上海人的记忆

  独轮车、黄包车、三轮车、黄鱼车,曾经是承担市内公共交通的重要工具,它的演变伴随了城市的发展,也是几代上海人的记忆。特别是拍老上海的影视作品里,往往有一样老物什,它一出现,就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上海滩风味,那就是黄包车。

  在黄包车之前,有一种“人力车”,由人力推动的独轮车。现在也许难以想象,独轮车在19世纪末的上海,不仅用来运货,更是像现在的“出租车”一样承载客运的功能。

  独轮车因为大多来自苏北一带,传至上海后就被叫作“江北车”。它在老上海档案记载中还有许多别名,譬如小车、手推车、狗头车、羊角车、叽咕车等等。

  1862年,有大批苏北地区的人们涌到上海滩谋生,将木制的独轮车带到了上海。最早独轮车只是被用来载运货物,据说一辆车一次可载货四五百斤,到后来它成为客运工具。据考证认为,独轮车是在开埠之后的上海道路上最早行驶的车辆之一,也是上海“有舟无车”时代终结的一个标志。

  独轮车都是用硬木打造而成,车轮安置在车身中间位置,上面设有一个车架,车轮两侧的木架既可装载货物,又可在载客时当座位。车后有两根把手,一个人握住两边把手即可在车身后面推行。用来载客时,一部独轮车可以载三四个人,有时甚至也能载七八个人。

  1873年,法国商人米拉看到上海租界日趋繁荣,交通工具的不敷应用,便向法租界公董局呈请,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。

  经法租界与公共租界当局协商,同意发放人力车执照,并批准路程价格。次年3月,米拉开设了上海第一家人力车公司,并从日本引进300辆人力车,人称“东洋车”。不久又有外国人在上海开设了9家人力车公司,直至1898年才有中国人在老城厢地区开办人力车出租业务。

  早期的人力车为木制车轮,外裹铁皮,行车颠簸,且易损伤路面,后改为钢丝橡胶轮,行车平稳,拖拉也省力。人力车无油耗,便利经济,一经引进,便流行开来。

  1882年上海租界内已有1500辆,1900年达4647辆。到1914年,仅公共租界就有9178辆。为了区别于私人包车,工部局发布规则,所有公共人力车须漆成黄色,从此“黄包车”成为人力车的代称。

  上世纪上半叶的上海,满街的黄包车就承担了出租车的作用,一直到改革开放后,才被快速淘汰。

  从民国开始一直到70年代,人力三轮车是当时路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,在当时也比较常见。

  三轮车,实际上就是旧社会“黄包车”的升级版。在那时候家里有人生病了要上医院,年纪大的人出趟远门,或者在外面买了大包小包的东西,乘公交不方便,就会叫上一部三轮车。

  三轮车师傅往往是一把年纪,他们通常会挑选不走公交的小马路骑,七兜八绕,带你一路观光式地到达目的地。

  上世纪八、九十年代前,“三轮车”在上海就是专指人力客运车;而装货什、运东西的三只轮子的车,则另有名称,就叫“黄鱼车”。有些90后可能要说,不就是“三轮车”么?这样回答的,多数就是上海人说的:“洋盘”。简单地说,名字上就能这样理解——“三轮车”是运人的;“黄鱼车”,则是“运黄鱼”的,就对了!

  那么到底为什么上海会把它叫作黄鱼车呢?据说是:由于上海人喜欢吃黄鱼,看到黄包车满街跑,很象海里喜群居又到处乱窜的黄鱼,因此给了一个“黄鱼车”的绰号。

  过去的弄堂里,到处是人,堆得也随处是物什,哪里还骑得进黄鱼车?但是,即便如此,黄鱼车对于上海人的市井生活而言,依然是一件非常拉风的工具。

  黄鱼车”有交关“优越性”。首先,勿用汽油、柴油、天然气,零碳排放,绝对环保!踏“黄鱼车”,车货色,还可以消耗不少体力,赛过锻炼身体!

  要是碰到搬场,就特别希望自家屋里厢,也有一部“黄鱼车”,平常也可以便当交关;但是,要是想到“啥地方摆车子”这个问题,也就会放弃了念头——那个年代,“脚踏车”、“黄鱼车”就像现在的自备车,尤其后者,功能还是挺拉风的。

  原标题:《独轮车、黄包车、三轮车、黄鱼车,车轮滚滚,几代上海人的记忆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